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1. 积极向上
  2. 以始为终
  3. 要事第一
  4. 双赢思维
  5. 知己知彼
  6. 统合综效
  7. 不断更新

认知不仅是认识外在世界,更与我们向外看时所透过的“镜片“有关,因为这镜片(即思维)往往左右着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是在一个认知的平行世界,你会容易与在认知上与你相似的的人聚集,这是认知造成的结果,你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决定你的处境。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是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也就是向外看透过的“镜片”,人很难做一些违心的事情,只有从内的改变,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才能改变你,并且坚持下去。

不必拿儿子与旁人比较,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反而能够心平气静地与孩子相处。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给予保护,以使他不受嘲笑。

自己的弟弟在小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因为他有癫痫而对他进行了过度的保护,所有事情的问题都会从这方面上寻找借口,与朋友相处,自己的学习,运动等等。没有真正的关心孩子自身幸福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脑海中都有许多地图,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是有关个人价值的判断。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是否正确,甚至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而来,所以说,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对于“地图”是否正确的判断,则是《好好学习》中提到的元认知的概念,我们应该经常的去考虑元认知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才会容易发现问题的核心。主要还是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出现的问题,他与现实世界的反馈相加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可以说相同的世界对于有不同元认知的人,他们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就是因为元认知的问题,也就是本书里提的思维的概念。

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爱因斯坦

事情不会再有准备的时候才到你面前,所以人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有两种改变,第一种就是通过解决这个事情其实是自己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然后变成了更加优秀的人;另一种则是保持或者获得了更差的认知,变得变本加厉。

唯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能。

让我想到查理·芒格说的一句话,你要让你的欲望和你的能力匹配。只有达到真正的效能下,你的产出与产能才能保持最高状态。不论是产出大于产能,还是产能小于产出,都会造成不合适的结果。

15 Nov 2017

以计算机比喻,动物的程序是有本能与训练设定,而且已经定型,无法更改。人类却可自创程序,完全不受本能与训练约束。

人和人的差距大于人和猪的差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因为动物已经固定好了,而人是有成长空间的,而人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动物的能力有限,人类却永无止境。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这也是工作中经常能出现的问题,老板或上次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但你可能并不知道他的目的,但他也没说,所以你就先做执行,即使做的满意了,但这样的成长速度并不是最快的,最快的方法使用黄金圈思维,在本文是以始为终的思维,先去考虑最终的目的,然后再去围绕着目的去想如何做,怎么做。这就无形中锻炼你的换位思考,和全局视野的能力。

16 Nov 2017 at 06:41

如果亲子交谈的内容不外乎“该打扫房间啦,口号衬衫的扣子,用功读书,把收音机音量开小一点,别忘了倒垃圾”等等,情感账户很快就会透支。于是当你的儿子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他不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建议,因为你在他那里的信用度太低,你们之间的交流是封闭的、机械式的。

对于弟弟之间的交流,作者说的这种场景让我非常的熟悉,如果对于他总是以下命令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他的角度上来讲肯定是非常不愿意的,而且在现在突然有事情聊天的时候,效果也是不显著的,可能就是我总是站在一种命令的语气和他说话,没有充分尊重弟弟的感受。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

好聚好散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就商定放弃交易。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一定要交易的,如果交易是以一方输为代价,那么这个交易即使开始了也不会长久,因为输的一方不能一直再输,肯定会心存芥蒂,想方设法变成赢的一方。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们可能在这件事上无法合作,但是留有后路,下次再其他事情上没准是可以双赢的。

但也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使用双赢的模式,比如我不可能放弃我的家人,和我的爱人,有必要的话,我会选择妥协。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尽量用双赢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17 Nov 2017 at 07:00

统合综效的基本态度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多放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理解。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我认为是机遇第五条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得来的,要换位思考,毕竟一个人的认知是有界限的,如果其他人说出了与你观点不同的观点,那么肯定是有理由和原因的。不要忙着去反驳,不同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你的错误。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个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但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技法、分配、整合和激励作用的部分。

之前对于统合综效的理解是稍微有点错误的,他是取长补短,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有所限制的,你要利用系统能能力,把每个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挥。这样就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想要获得这些,就需要自己自身不断的学习,为什么,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你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才能得到相应的能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都在进步,就你不动,那么可能原来你创造财富的能力就没了,竞争岗位有其他比你更优秀的人出现了,你就会遭到淘汰。

对自己投资,对我们用来处事和做贡献的唯一工具进行投资,是我们在一生中作出的最有效的投资,我们取得工具就是我们自己。

对自己的投资永远是最佳的投资选择,当然对自己的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场,刚开始可能差距微乎其微,但是时间长了你和别人的差距就能显而易见的看出来,这其中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年轻的时候不要过早的追逐金钱,省钱,而是要将投资自己之外的财富进行投资,因为投资自己的回报率永远是最大的。

越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的实施自我领导(以始为终)和管理(要事第一);月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要事第一),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物的更新活动(统合综效);月能先理解别人(知己知彼),就越能找到综合通宵的双赢解决方案(双赢思维和统合综效);月是改善北洋独立性的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知己知彼,双赢思维,统合综效);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不断更新)。

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这七个习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如果你觉得一下子养成七种习惯是非常苦难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很苦难,但其实你只要坚持其中的一种习惯,那么其他的习惯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到实际中进行实践,有的人会认为这种书是低级的,一点用都没有的。我的认为是这取决于人,就像《好好学习》成甲的观点,只有那些改变你认知或者实际行动的信息才能成为知识,看完了你只是当作了一个正确的废话,那无疑就是没用的信息,只要你真的开始做了,那么他就是自我改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