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在在小的时候就已经摒弃了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而是选择了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思维,多方面的探索知识在各个维度的表现。记录下来与课本的方法进行比较,虽然有的时候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最后对知识的理解会是被动学习的所比不上的。刚开始可能会非常慢,但是知识学会之后会比其他人更加的牢固。

别闹了,费曼先生

210 - Reading | 阅读/211 - Reading notes | 读书笔记#

自创数学符号那时我还试过自己编题目和定理。比方说,当我在计算一些式子的时候,我会想这些式子在实际情况下可否派上用场。例如我编过一堆跟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题目,但我的题目不像传统那样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我给的已知条件是两边之差。典型的实际例子是:这里有根旗杆,从杆顶垂下一根比旗杆长3英尺的绳子。把绳子拉直时,它的末端距离杆底5英尺。我的问题是:旗杆究竟有多高呢?

我研究出一些方程式,用以解答这类题目。而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三角数学上的某些关系,像sin2+cos2=之类。事实上在这之前数年,当我还只有十一二岁时,便曾经从图书馆借过一本关于三角的书来读,不过那本书早就还回去,不在手边了,依稀只记得三角谈的净是正弦及余弦之间的关联。于是我动手画了些三角形,把所有的三角方程式弄清楚、一一加以验算证明,我又从 5度的正弦值开始,利用自己验算出来的加角公式()及半角公式(half-angle formula)计算出10度、度……等角度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值。

几年后,学校里开始教三角课了,这时我还留着笔记。

比较之下,我发现我的证明方法跟课本上的不一样。有时候,由于我没有注意到某个简单的方法,结果花了许多力气、绕了一大圈才找到结果。但有些时候,我用的方法可聪明极了,书中所用的方法却复杂无比!因此我跟课本可谓互有输赢。

费曼在在小的时候就已经摒弃了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而是选择了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思维,多方面的探索知识在各个维度的表现。记录下来与课本的方法进行比较,虽然有的时候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最后对知识的理解会是被动学习的所比不上的。刚开始可能会非常慢,但是知识学会之后会比其他人更加的牢固。

有些时候,我真搞不清楚人是怎么回事:他们都不是透过了解而学习,而是靠背诵死记或其他方法,因此知识的基础都很薄弱。

只有理解性的学习,才能做到费曼的这种程度,只靠死记硬背是只能应付一种情况,而不能应对实际中发生的问题。再理解了知识,并且吸收之后,再将知识点链接起来,这样会让知识变得更加的牢固,不要让知识变成孤岛,这样以后在使用的时候想要回忆都变得很困难。

其实,我也并不是随便乱猜的。我有一套方法,甚至到了今天,当别人对我说明一些什么,而我努力要弄明白时,我还在用这些方法:不断地举实例。

譬如说,那些念数学的提出一个听起来很了不得的定理,大家都非常兴奋。当他们告诉我这个定理的各项条件时,我便一边构思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当他们说到数学上的“集”时,我便想到一个球,两个不相容的集便是两个球。然后视情况而定,球可能具有不同的颜色、长出头发或发生其他千奇百怪的状况。最后,当他们提出那宝贝定理时,我只要想到那跟我长满头发的绿球不吻合时,便宣布:“不对!”

利用比喻的方法,让知识变得更加具象话,这会帮助大脑理解知识,如果新知识与你大脑中本来的知识进行了关联,那么你会跟容易的去理解问题,大脑就会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新的知识转化成老知识,在脑海中使用对老知识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新知识。

第一条守则,是不能欺骗自己——而你却是最容易被自己骗倒的人,因此必须格外小心。当你能做到不骗自己之后,你很容易也能做到不欺骗其他科学家的地步了。在那以后,你就只需要遵守像传统所说的诚实方式就可以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上课听了老师讲了,在网上买了课程,听完了。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但等到真正用的时候发现,还是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人在这方面特别容易欺骗自己,总以为看了就是自己会了,不要欺骗自己,简单的方法就是真的去做一下,实操一下,弄个考试自己测试一下,实践才能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