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 读书笔记(二)
五个层面 | 22 Mar 2018 at 06:05
表现层
在表现层(surface),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由图片和文字组成。一些图片是可以点击的,从而执行某种功能,例如把你带到购物车里去的购物车图标。一些图片就只是图片,比如一个促销产品的照片或网站自己的标志。
框架层
在表现层之下是网站的框架层(skeleton):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的效果和效率—使你在需要的时候,能记得标识并找到购物车的按钮。
结构层
与框架层相比更抽象的是结构层(structure),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确定了在结账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条上各要素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不同的商品分类;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那里。
范围层
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scope)。比如,有些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了一个功能,使用户可以保存之前的邮寄地址,这样他们可以再次使用它。这个功能(或任何一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就属于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
战略层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战略层(strategy)所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就我们的网上商店的例子而言,一些战略目标是显而易见的:用户想要买到商品,我们想要卖出它们。另一些目标(如促销信息,或者用户填写的内容在商务模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
这五个部分,如果从黄金圈思维去解析,那么从下到上的思路也是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实现。首先是WHY,战略层,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是HOW,范围层和结构层,如何做,通过哪些手段能够达到战略层的目的。最后是WHAT,框架层和表现层,通过上一步的HOW做了之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它的表现应该是什么。
这五个部分也是可以作为产品思考过程的递进和用在产品说明文档的写作思路,从底层到最上层,你的产品战略要和公司的战略达成一致,然后想要达到这种目标,需要有哪些功能,具体怎么实现,功能结构,然后梳理出流程,最后是原型绘制说明。
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来决定的。所以,表现层由框架层来决定,框架层则建立在结构层的基础上,结构层的设计基于范围层,范围层是根据战略层来制定的。当我们做出的决定没有和上下层面保持一致的时候,项目常常会偏离正常轨道,完成日期延迟,而在开发团队试图把各个不匹配的要素勉强拼凑在一起的同时,费用也开始飞速上涨。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网站上线以后,用户也会痛恨它。这种依赖性意味着在战略层上的决定将具有某种自下而上的“连锁效应”。反过来讲,也就意味着每个层面中我们可用的选择,都受到其下层面中所确定的议题的约束。
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因到解释,每一步的前进都非常容易出现偏差,所以想要保证这五层都是在说同一件事情,是非常难得。而作为产品经理,要对你的目的深刻的记在脑子里,而且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在做项目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而导致自己思考的方向被带偏了。也有一些因为时间关系,连目的都没有沟通到位就开始做产品,最终出来的产品四不像,或者和之前的功能不搭的情况出现。
基本的双重性
在左边,这些要素仅用于描述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在右边,我们把这些要素用于描述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
功能性和信息性,是目前网站的所具有的双重性,在发展这么多年后,这种界限的区分会越来越少,对于现在的网站来说,两者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如果从整个产品区分的不够明显,可以从特定的功能上分别对待。
发展的趋势是双重性全面发展,产品总体的展现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现在是混合着来才是大趋势,也就造成了做产品的时候没有区分这些功能的侧重点,用同一个思路去解决问题,最后会出现应该注重过程的功能性在信息表现过于多的追求而浪费精力,而且最后得到的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相反的也是不行。
在功能型产品这边,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任务—所有的操作都被纳入一个过程,去思考人们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把网站看成用户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的一个或一组工具。
功能性的服务,应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流程上,要解决一个目的,你要如何引导用户,用户需要付出哪些成本。体验的关键点就在于整个过程是否流畅,有没有流程逻辑断层的问题等等。
相应地,在信息型产品这边,我们的关注点是信息—网站应该提供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用户的意义是什么。创建一个富信息(information-rich)的用户体验,就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可以寻找、理解,且有意义的信息组合。
信息型的服务,体验的表现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考虑到如何尽可能让用户的单位时间能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阅读体验就在此,长时间阅读是如何减少疲劳感,如果是短时间阅读,信息的表现应该是怎么样,除了文字是否要加入其他的副媒体来增加信息的范围。
用户体验的要素
战略层
无论是在功能型产品还是信息型产品,战略层所关注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来自企业外部的用户需求(user need)是网站的目标—尤其是那些将要使用我们网站的用户。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观众想从我们这儿得到什么,还要知道他们想达到的这些目标将怎样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其他目标。
WHY?也就是我们做产品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产品能够为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需求?
范围层
从战略层进入范围层以后,在功能型产品一侧它就转变成创建功能规格(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对产品的“功能组合”的详细描述。而在信息型产品一侧,范围则是以内容需求(content requirement)的形式出现:对各种内容元素的要求的详细描述。
从这一层就开始有侧重点,如果是功能性,产品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功能能为用户解决问题。信息性产品,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用户能为用户解决问题。
结构层
在功能型产品一侧,结构层将从范围转变成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在这里我们可以定义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在信息型产品一侧,结构层则是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
功能型产品,范围层提到的功能,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功能,用户怎么使用,流程是什么,是着重思考的地方。信息型产品,我们就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合理的安排信息的出现位置,能够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
框架层
框架层被分成了三个部分。不管是功能型产品还是信息型产品,我们必须要完成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一种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对于功能型产品,框架层还包括了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或者也可以说安排好能让用户与系统的功能产生互动的界面元素。对于信息型产品,这种界面就是导航设计(navigation design):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的组合,允许用户在信息架构中穿行。
功能型产品,你的界面元素要对功能负责,合理的安排能够让用户减少思考,流程之间的传递流畅,思路清晰,这些都要表达的准确。信息型产品,不同内容的信息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是不同的,合理的安排信息。
表现层
不管是功能型产品还是信息型产品,在这里,我们的关注点都是一样的:为最终产品创建感知体验(sensory experience)。
最后的表现层则是为之前的内容做体现,这部分内容比较细比较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