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Wu

Tim Wu

思维模型02 - Circle of Competence | 能力圈
Mental Models | 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02 - Circle of Competence | 能力圈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工作上的事情尽可能在能力圈里面执行,可以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能力圈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不断的学习,能力圈会不断扩大,但速度不快。在能力圈扩展的过程中,使用舒适区理论,尽可能犯错,提高学习效率,将犯错代价降到可控范围内。不要自我欺骗,尤其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情上,因为这些事情最容易出问题。
6 min read
思维模型01 -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 地图不是疆域
Mental Models | 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01 -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 地图不是疆域

上文出现的“疆域”指事物本身,而“地图”指的是人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描述;简单来说就是抽象理解过的世界就不是世界本身。一个完美的地图,应该包含与现实相同的所有信息。但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地图,那么地图本身对人类就没有意义。因为完全复制一个世界不会对我们了解世界有任何帮助,反而还加大了工作量。
7 min read
学习100个思维模型的FLAG,今天就立在这儿了
Thoughts | 思考

学习100个思维模型的FLAG,今天就立在这儿了

人生就是选择题 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度过。当下的选择决定未来的状态,起初可能看似不起眼的决定,能让你受益终身,也能让你坠入深渊。就像是一个迷宫,出生的一刹那就站在了迷宫的门口迈了进去,接下来的人生每一次选择,就相当于一个交叉口。生活上的选择,今天下雨,就不学习了;上班太累,晚上休息会;我要不要花钱去上课,学习新知识?还是把这钱省下来买件新衣服或吃点好吃的。事业上的选择,是否跳槽;出了问题如何选择等。 在无数的选择中,有的选项影响力巨大,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影响其他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的答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 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正确的理解事物,而思维模型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行,事物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模型都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思维模型,因为思维模型本身就是大脑思考的方式——将复杂事物抽象成简单原理的过程。错误的思维模型在简化的过程中会抛去真实的因素,也促使我们做了错误的决策,例如很多错误经验就是这个原理。真正有用的思维模型则是一些重要的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金字塔顶端的蓝宝石,
7 min read
关于用户访谈,只要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Product Management | 产品管理

关于用户访谈,只要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4412 字 | 约10分钟阅读 为什么要进行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是需求采集的方法之一,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是问“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户访谈这种形式进行需求采集?”。答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了发现用户需求和需求范围,另外一种情况,当产品经理通过数据发现某些现象,需要探索背后的原因。以上两种情况用户访谈都是最适合的选择。 什么是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是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话题,通常是一对一聊天的形式,发现用户和需求范围的方法。所以用户访谈常发生在新产品方向的预研阶段,为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定产品的研究方向。比较理想的用户访谈应该呈现,我们问,用户说;用户说,我们听这样一个节奏。 把用户访谈再细分一点,可以分为访谈阶和体验两个阶段,访谈阶段,主要是从用户的经验和认知中获得有价值的问题,而体验阶段,则是让用户体验我们给予的部分设计,激发他们的评价,观察他们的体验,从中寻找问题。 对于用户访谈本身,容易出现样本少,以偏概全的问题。造成样本少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成本有限,性价比低。当然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先随机取样,但选出不随机的例子,分析原因,有
13 min read
日记 - 从放弃到入门
Productivity | 效率

日记 - 从放弃到入门

为什么有很多人尝试写日记,后来却又放弃了?大家都知道写日记的好处,但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阻碍我们。实际上,我从小就不写日记,日记是我工作之后才养成的习惯,在刚开始写的时候也放弃过很多次,好在是又给捡了起来,最终找到了一个我认为目前来说最科学的写日记的方法。一直实践迭代到现在,这里说点我的经验。 对于日记,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为什么那么多人放弃。我总结出3种常见的场景:**第一,写日记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第二,工作学习一天,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没有时间写日记。第三,坚持写了一段时间的日记,但是后来发现日记都是流水账,没有实质内容,感觉没什么意义。**这三种情况最后都会导致放弃写日记的想法。如果你遇到过其中某个问题,恭喜你,这三个阶段我都经历过,而我就是使用接下来要说的TTD日记方法解决了上面三个问题,希望也对你有所启发。 TTD日记到底是什么? TTD日记结构总共有3部分组成,这里总结出了一个一个公式,方便大家记忆。 日记 = Todo + Timestamp(时间戳/时间日志) + Diary(日记内容) Todo很好理解,当日的任务。而Timestamp 时间戳也可以称呼时间
12 min read
实践了1000个番茄时钟后,番茄工作法对我的改变
Productivity | 效率

实践了1000个番茄时钟后,番茄工作法对我的改变

一切还要从我自身的毛病说起,我现在回想起来之前工作的某些时间,只能记得忙这忙那,头晕脑胀,感觉事情很多,但是要问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却一丁点想不起来;而且这种忙碌状态总是让自己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努力,然后就会变得懈怠,比如之前有一次决定看一本专业领域的书籍,第一次看了2小时,但越往后看的越少,后来这本书看了两个月都没看完;每次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任务,完美的坚持了两天,但感觉自己身体被掏空,所有的精力都已经耗费光了,然后就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好在自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尝试了很多方法一直没有得到缓解,直到偶然间发现了番茄工作法,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有了这篇文章。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1992年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的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 相比于复杂的GTD系统来说,番茄工作法执行起来更加的简单。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只要有手机,就直接可以尝试了。如果下载使用相关的app,效果更好。 番茄工作法的流程 1. 确定任务 2. 设置番茄时钟:默认25分钟 3. 专注任务 4. 休息:默认5分钟 5. 每4个番茄时钟过后,来一个15-30分钟的大
11 min read
终身学习者的 Mac 效率工具
Tools | 工具

终身学习者的 Mac 效率工具

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工具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一个优秀趁手的工具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学习,让整个学习输出的流程变的更加流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macOS Mojave的升级,在这里推荐几个对于终身学习者非常实用的效率工具。 原则 对于工具的选择,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克制,极致。 克制 克制指的是不要做“工具癖”。具有工具癖的人通常会不断下载各种软件App,同样功能的软件App下载十几个,不断拿放大镜对比功能的优劣,一心想找出那个最完美的、最好的软件,才觉得对得起自己以后使用的投入,不断研究各种操作和功能,乐此不疲,然而他们的「匠人精神」也就仅止于此了,他们的时间都浪费在研究工具上,而没有用工具真正帮助自己提高生产力,发挥创造力,这样只是为了工具而工具。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极致 极致指的是在学习方法,坚持上的极致。挑选工具的则是“差不多”就好,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知识上。真正的伟人奇人,不是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道理,而是,他把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做到了人人做不到的极致程度。 强烈
6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