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 思考

没事瞎想
#4 阅读卡片 - 原则
Reading notes | 读书笔记

#4 阅读卡片 - 原则

打算将卡片的内容输出格式升级一下,这样在阅读的时候就能清楚的知道这个部分的内容是出于原书中的位置,方便归宿,也能通过这个目录形成结构化的帮助记忆了(应该是我的YY了)。 4.5 伟大的合作如同爵士乐演奏 3—5个精明强干且善于思考的人以开放心态讨论,通常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 “但如果人太多,合作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即便其中有很多聪明、有才华的人。给团队增加成员的共生效果是逐步递增的(2+1=4.25),直至到达一个顶点,过了顶点后将不再产生增效,反而带来效率递减。这是因为:(1)边际效益随团队人数增多而减少(两三个人可以贡献大部分重要的观点,增加更多人不会有更多的好点子);(2)团队人数过多时,其互动效率低于小团队的互动效率。当然,实际中最好的结果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他们带来的不同观点,以及团队管理的好坏。 没想到收益递减思维模型竟然在这里也是可以使用的,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对于这里的内容我就理解的非常快了。 在团队刚刚组建的时候,人数的增加会增加团队的效率,但这个增加值会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多而递减,最终变成0,如果继续增加,反而会减少,这个模型在现实
10 min read
学习100个思维模型的FLAG,今天就立在这儿了
Thoughts | 思考

学习100个思维模型的FLAG,今天就立在这儿了

人生就是选择题 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度过。当下的选择决定未来的状态,起初可能看似不起眼的决定,能让你受益终身,也能让你坠入深渊。就像是一个迷宫,出生的一刹那就站在了迷宫的门口迈了进去,接下来的人生每一次选择,就相当于一个交叉口。生活上的选择,今天下雨,就不学习了;上班太累,晚上休息会;我要不要花钱去上课,学习新知识?还是把这钱省下来买件新衣服或吃点好吃的。事业上的选择,是否跳槽;出了问题如何选择等。 在无数的选择中,有的选项影响力巨大,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影响其他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的答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 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正确的理解事物,而思维模型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行,事物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模型都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思维模型,因为思维模型本身就是大脑思考的方式——将复杂事物抽象成简单原理的过程。错误的思维模型在简化的过程中会抛去真实的因素,也促使我们做了错误的决策,例如很多错误经验就是这个原理。真正有用的思维模型则是一些重要的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金字塔顶端的蓝宝石,
7 min read
Thoughts | 思考

摩拜单车与ofo,胜利的果实最后谁能吃到?

前几天,腾讯CEO马化腾与ofo投资人朱啸虎就谁目前是共享单车行业里面的第一名起了争执,同时随着这场争论,也将摩拜单车与ofo的战争正式的摆在观众的面前。 还是原来的规矩,先简要地说一下目前的故事背景。根据市场占有率来看,ofo认为自己已经是行业的第一了,摩拜只能老实的当第二了。而摩拜背后的男人站出来,说了一句,占有率并不能说明问题,你的根本问题在于技术落后,要是没有弯道超车,能不能打败还很难说。 那么到底谁说的对?那么开始今天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第三方的数据调查基本上都是基于app,其实这是有些片面的。摩拜单车背靠微信支持,不用app也可以很好的完成租车的全部流程,我相信也有很多用户都是直接在微信进行体验,而不是下一个摩拜的应用。而且小马哥在评论中也说了,摩拜的数据在微信里面是ofo的一倍多,如果这个消息属实,要是算上这部分数据,摩拜与ofo的差距可能会比现在看起来小很多。 对于这两家单车本身来说,骑过人基本都有一个统一的共识,摩拜单车质量好,但ofo好骑,而且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网上的评论,经常能看到有用户吐槽,“下班回家准备骑ofo,但是找到一辆,坏一辆,最后发
5 min read
Thoughts | 思考

苹果强行收取30%“过路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最近,苹果公司正式规定,将“打赏”这个渠道也划进“苹果税”的范围里去。苹果这么做到底意欲为何? 我先简单说一下目前的故事背景,在IOS的生态环境中,按照现在苹果的规矩,打赏公众号,或者打赏主播,游戏道具收费,都必须使用苹果内置的 IAP 机制进行付费,而附带的结果就是,苹果要从中收取30%的过路费。大概就这意思,想知道详细的可以自行搜索,就不废话了。 先说一下这个事情的看法,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和无赖没什么区别。 首先,“打赏”到底是不是消费?如果算消费,苹果收取这个钱,我认为还是可以说得通。所以目前对于游戏里面的虚拟道具消费等,收取“过路费”是可以理解,但说得通和是不是无赖没关系,毕竟我要多花百分之三十的成本才能得到和安卓平台同样质量的服务。 但问题是“打赏”在我看来并不属于消费,消费的成立起码会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目前在国内主要“打赏”的对象,基本都属于内容,而且打赏也不是必须的,所以对于打赏只存在交货,而不存在交钱。也就是说即使不“打赏”
4 min read
Thoughts | 思考

Google 内部考核制度 OKRs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不知怎的,突然一股 OKR 的风就这么吹来了,作为一个 Google 迷,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查询了不少资料,在这里就将我的学习成果都整理好献给大家。 基本的介绍资料我就不浪费篇幅去说了,想知道自己百度一下,非常多,我就着重说一些关键的内容。 OKR 是 Google 用来设定战略目标并跟踪进度的。所以不要将 OKR 作为绩效考核工具,不要与绩效挂钩,说白了,OKR 是一个将公司与个人目标统一,摒弃传统的“指挥式管理”,比较依靠个人主动性发挥的工具。 关键点 * Objectives 定的要有野心,简单的来说就是目标要设定在人们的“非舒适区”。 * Key Results 需要可量化,可以直接用数字分级(Google 的分级是 0 - 1)。 * 制定的 OKRs 需要公开透明,让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的了解全部。 * OKRs 的评分结果如果是0.6~
5 min read
Thoughts | 思考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

2017年6月6日凌晨1点,WWDC 2017(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又一次的如期来到。当然也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这次的 WWDC 可以说是有“屎”以来内容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总的来说,软件更新了 “四大OS”,硬件按照惯例升级了配置,加上发布了一个音响。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少有的一次给观众带来了如此多的内容,但吐槽声依旧,不是苹果不出色,而是乔布斯时代塑造的“颠覆”形像太过根深蒂固,只要不是“颠覆”就会惹来一片嘲讽。 发布会的内容在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相信大家看的文章也不少。抛开这些,斗胆谈一下我对苹果这次发布会的一些看法。 * 铸造一堵更高的壁垒,完善“苹果圈” 即使年年吐槽没有创新,没有颠覆,但每年的苹果都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态。每年看似只打补丁,没有创新的更新,因为苹果的产品向来都是走均衡发展路线,几乎没有明显短板。只要你进入了“苹果圈”,它就可以让你在这个“圈”里得到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体验,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4 min read
Thoughts | 思考

产品经理眼中的共享充电宝,到底怎么样?

突然间,因为聚美优品的陈欧公开申明3亿投资街电,王思聪隔空嘲讽道“共享充电宝能成我吃翔”的情节一下子就让“共享充电宝”成为了新的风口。到底事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节,我等吃瓜群众已经拿出板凳等着看戏。本人以产品经理的角度上来做一下共享充电宝的可行性分析?就当锻炼一下自己的产品水平,希望各位大大多给意见。 正文开始 用户在哪里? 高耗电用户,和低耗电用户来分 需求在哪里? 需求:为了解决移动设备电量耗尽而又没有办法 场景在哪里? 高耗电用户,第一印象肯定会有人想充电宝的设计就是为了他们而存在的,因为他们用电多,所以没电的情况肯定比低耗电用户更常见,有了共享充电宝,他们就可以随便的玩手机,不用在怕手机没电了,随用随充多好。其实不一定的,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用电多,平时已经习惯了计算电量,换句话说这群人对于使用量对于电量的影响更为敏感和经验老道,所以随身携带充电宝已经是常态,设备多的或许还会携带多块充电宝进行备用,他们已经习惯了出门就带充电宝的设定。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场景会出现,就是高度用户因为某些原因,忘记携带了备用电源而出门,在已经知晓这种情况而出
6 min read